有关地方隐性债务置换, 财政部最新回应
- 2025-07-26 02:50:38
- 819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25日在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地方隐性债务置换政策实施效果已逐步显现。
具体来看,一是减轻了当期流动性压力。通过发行使用低息的地方政府债券优先置换利息高、期限短、风险大的隐性债务,极大降低了债务利息支出和到期债务的偿还、接续压力。二是释放了经济发展动能。置换政策实施后,地方需要自行化解的隐性债务规模大幅减少,释放出大量的资金资源和时间精力,助力地方专注于兜牢“三保”底线和加快经济建设,为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推动了融资平台改革转型。通过加快置换融资平台承担的隐性债务,实现融资平台数量大幅压减,有效支持“实体类”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后“轻装上阵”,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024年11月,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切实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经履行法定程序,2024—2026年每年安排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于当年发行完毕,2025年上半年全部使用完毕;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截至6月末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90%,已使用1.44万亿元。”李大伟说。
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不断完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持续优化“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的积极作用。
李大伟表示,政策效果主要体现为: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进一步拓宽。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由原来17个行业扩大至22个,今年上半年,各地发行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专项债券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督,推动地方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截留和挪用等。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保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国债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国债发行平稳顺利。”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表示。
唐龙生称,一是发行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上半年共发行国债7.88万亿元,同比增加20547亿元,增长35.28%;平均发行利率1.52%,同比下降43个基点。二是投资者认购积极踊跃。上半年记账式国债平均投标倍数(投标量/招标量)3.03倍,储蓄国债销售完成比例(售出量/计划发行量)95.22%,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三是特别国债发行进展顺利。上半年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5000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于4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4次如期发行完毕。
为便利投资者做好应债准备,多年来财政部按季公布国债发行安排。按照已公布的三季度国债发行安排,财政部将在三季度发行一般国债46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11期次,合计57期次,与二季度发行期次基本相当。同时,全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也已经公布。
唐龙生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债发行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计划如期完成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切实保障“两重”、“两新”项目实施。二是加强国债市场监测,做好与有关部门和国债承销团的沟通协调,促进国债市场平稳运行。三是全面推进储蓄国债电子渠道建设,提升群众购债体验。
- 上一篇:黄子韬被问有想过跟徐艺洋离婚吗
- 下一篇:黄子韬被问有想过跟徐艺洋离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