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和黄招根: 月销破万却被“降级”, 奇瑞倾其所有又“给”了人

  • 2025-07-10 05:34:27
  • 992

作为奇瑞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星途在进入7月后,迎来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是正儿八经的好消息,即星途6月销量重新回到万辆以上,虽然谈不上漂亮,但起码相较于此前数月,算是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第二个消息,或许在某些人眼中,算不上是好消息。

就在不久前,奇瑞宣布架构调整,星途从此前独立的五大品牌之一,被整体纳入到新成立的国内业务事业群。

如此看来,星途有点被降级的意味了。

不过,星途也有所收获。

据悉,奇瑞执行副总裁李学用,亲自兼任该事业群总经理,而原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被调整为事业群星途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直接向李学用汇报。

可以说,星途的最终话事人,换成了李学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要知道,当前奇瑞汽车最会搞营销的就是李学用团队了。瞧瞧人家把捷途,搞得那叫一个顺风顺水。

而对于星途,这个所谓的高端品牌,奇瑞和尹同跃可以说已经是倾其所有了,要钱给钱、要理念给理念、要技术给技术。

可即便如此,星途就是不温不火。

如今,奇瑞和尹同跃,只能给人了。

那么,黄招根和李学用,究竟能不能携手把星途做起来呢?

月销破万的尴尬,星纪元“双子星”的销量萎靡

7月初,奇瑞集团早早便发布了6月销量数据。

敢于第一时间交卷,肯定是数据表现很好。

据悉,奇瑞6月的整体销量达23.3万辆,同比增长16.6%;今年上半年,奇瑞累计销量达126万辆,同比增长14.5%。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星途的月销量,也重新破万。

之前几个月,星途的单月销量一直在9000辆左右徘徊,而到了6月份,终于突破了一万辆大关,达到了11899辆。

相较于其他新能源高端自主品牌,星途这样的销量表现确实不够看,但起码有所进步、进入到新阶段了。

只不过,在奇瑞集团的销量海报中,我们也能捕捉到一丝异样。

作为奇瑞旗下的高端品牌,星途一直在集团的宣传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星纪元系列还经常居于海报C位。

而这一次,星途完全在销量海报中隐身了。

怎么回事呢?

答案或许只有一个,即星途的销量表现,还是让奇瑞集团内部失望了。

试想一下,整个星途品牌,旗下各类车型将近10款,销量却刚刚破万辆,平均每款车型也就卖个千余辆,太难看了。

在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星纪元系列两款车型,因为星纪元是星途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承载着星途进一步冲击高端领域的重任。

在此之前,星途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金新曾表示,星纪元一直进入的是一个相对主流的市场,20万-30万元市场整体的新能源渗透率增速在所有级别里面是最快的。除了头部品牌外,其余汽车品牌销量较低,星纪元进入这类没有形成垄断的市场还有机会。

信心够足了,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星纪元ET和星纪元ES,都未能取得很好的销量表现。

先来看星纪元ET。

很长一段时间内,星纪元ET的月销量都在2000辆左右徘徊,直到2024年年底,星纪元ET推出了增程四驱版车型,黄招根更是立下“军令状”:第一阶段星纪元ET增程四驱版单月销量要达到5000辆,2025年月销量肯定会破万。

然而,进入2025年以来,星纪元ET销量一路下滑,1-3月分别为603、407和398辆。虽然在4-6月,该车型销量逐步反弹至1589辆、1457辆、1907辆,但距离黄招根的预定目标相差巨大。

再来看星纪元ES。

2024年1月-2025年3月,星纪元ES月销量均未突破600辆,不少时间只在200辆上下徘徊。

而在今年3月,星纪元ES也推出搭载奇瑞黄金增程系统与猎鹰智驾系统的增程版车型,并在5月又将推出2025款星途星纪元ES纯电版车型。

然而,在增程版和新款纯电版的双重加持之下,星纪元ES的月销量也仅仅增长到2000余辆,向上突破已然很难。

连重中之重的星纪元“双子星”都销量堪忧,看来星途是真的被困住了。

黄招根遭遇质疑,奇瑞给钱给技术又“给”了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奇瑞集团宣布架构调整,即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其中下设星途事业部,奇瑞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兼任该事业群总经理。

在此之前,星途属于奇瑞旗下独立的五大品牌之一,如今却被并入到国内业务事业群。可以说,星途这是被降级了。

而原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同时被调整为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星途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需要向李学用直接汇报。

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李学用成为星途的直接话事人,属于是星途最大的幸事了。

在各大汽车论坛中,不乏有仁人志士直言,星途最大的短板,就是以黄招根为主的管理层。

“这些人思想落后观念落伍,只会喊口号、说大话,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毫无章法”,某业内人士如是说。

回顾来看,黄招根的到来,主导了星途品牌的高端化战略以及新能源转型,也正是与星纪元"双子星"的发展轨迹重合。

然而,结合上文我们可以知道,黄招根的工作成绩,并不突出。

从奇瑞和尹同跃的角度来看,星途和星纪元获得的支持,几乎已经顶格了。

尹同跃就曾表示,要“持续把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生态、新理念优先应用到星纪元上”,真是“要什么给什么”。

只可惜,星途和星纪元,就是扶不起来。

真正的症结,或许就在黄招根身上。

从一开始,黄招根就没有重视营销的重要性,以至于星途的品牌认知度薄弱,高端形象更是久久未能建立。

而在产品方面,黄招根急于推进星纪元"双子星"的上市,却没有相应的高阶智驾以及增程版本的技术匹配,在这种情况之下,20万-30万元的定位显然没有了性价比。

而在随后的发展中,虽然星纪元有意在技术和产品力上补短板,但是其价格也在不断下探,以至于已经开始和星途揽月C-DM等车型接近重合,这就使得星纪元的高端定位更加模糊。

整体来看,星途和星纪元在发展过程中的定位混乱、节奏反复,是品牌受限的一大原因。

而黄招根难辞其咎。

既然奇瑞和尹同跃已经做到倾其所有了,可以说是要钱给钱、要理念给理念、要技术给技术。

这些还不够的话,下一步就只能是给人了。

而这个人,就是李学用。

可以说,当前奇瑞汽车最会搞营销的就是李学用团队了。

也就是说,在星途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方面,李学用要亲自下场指导,黄招根成了副手。

只不过,如今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星途和星纪元在品牌力、产品力等方面已然落于下风,黄招根和李学用搭档的效果究竟如何,还真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