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11的五个瞬间看零跑, 一个六边形战士的养成
- 2025-07-17 19:18:46
- 890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车里,几乎所有品牌都恨不得造一个快意的、流量泼天的爆款剧本。
不要蛰伏、不要逆袭、不要三年之期已到,恨不得上场就大开金手指,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姿态,把群众的吃瓜欲望顶格拉满。
总之,有点东西全摆明面儿上,等到实际交付的时候,能够做到“对版”已经相当良心。在这种格局下,用户还想要超越预期的体验,恐怕是为难它们了。
没想到,是我狭隘了!有些车友竟然真开出了一个隐藏款——零跑汽车。
数据显示,今年6月,零跑全系交付了48006台,同比增长超过138%,再次刷新历史纪录。2025年上半年,零跑累计交付已经达到221664台,在新势力品牌中属于艳压级别的存在。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家公司的命书都可以被重新开始。从零开始、跑步前进,这是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取名的初心。可如今,广大群众从中解读出了“领跑”的意味。
早在去年,这家公司的命运齿轮就已开始转动。据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零跑首次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真正一年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的目标。这是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新势力企业。
这种增长性还在不断加速。2025年第一季度,零跑实现盈利双突破,营收同比增加187%至100.2亿元,14.9%的毛利率也创下历史新高。
曾经的“小透明”,以黑马之姿在大众视野飞驰而过,终于江湖闻名。
外界预期也被轰轰烈烈点燃了。7月10日,零跑C11焕新上市的发布会一开,网友们纷纷跑来刷屏捧场,510多万微博用户一起见证了这辆“经典款”的来时路。有人说,这一次确实等对了。
人人都不看好它,偏偏它最争气。在零跑这里,用户确实感受到了养成的快乐。
2
此时此刻,如果那些哑火的新势力车企可以选一个重生剧本,它们会希望跟零跑交换么?
答案可能未必。毕竟,时间拨回2019年,零跑所面对的,是一个天崩开局。
彼时,零跑第一款产品S01销量表现不佳,T03的新车型在同步开发,内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骤然走入低潮期,整个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公司账面上的钱不够了,零跑走到真正的生死存亡之际。
商业世界的残酷在于,很多时候不是你不知道要去向何处,而是明明看到了一片好风景,却无法即刻抵达。
也是在这个节点上,经历过十轮迭代的零跑C11,已经过了内部这一关,甚至被寄予极高的期待。绝大多数公司遇到困境,总会想向上赌一把。然而,在工程师的商业人格下,朱江明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个理性决策——中断C11的研发,把进度放缓。
2020年的广州车展上,姗姗来迟的零跑C11终于面市了。但是,市场并没有表现出他们想象里的热情,这款新车预售首月订单只有3388辆。
3388辆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没到小米YU7的百分之一。
商业世界的迷人在于,哪怕一个产品、一家公司的努力没有恰逢黄金时代,只要它们是做足准备出发,也依然可以打开自己的黄金、白银,哪怕是青铜小时代。
研发四年,C11这款车型经历四轮量产迭代,成为了零跑品牌中型SUV细分市场当之无愧的销冠。2022年,它的月销才做到4000台,2023年月销就已做到7000台,2024年10月月销一举突破10000台。
截至目前,零跑C11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5万台,数据还在保持稳健增长。回望过去,2021年同期上市的新能源汽车新品,到今天还可以保持热销、展现强大生命力的,大概也就剩下特斯拉Model Y和零跑C11。
3
那么问题来了,零跑C11这样一条慢热型爆款之路,到底是怎么走出来的?
首先,要把“成为网红”的痴心,换成“服务用户”的诚心。C11之所以能够成为零跑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在于坚守超越用户期待的目标下,不断打造悦己产品,且提供越级体验。这种经典的产品打法,也被不断复制到其他车型研发过程里。
这次迭代焕新中,零跑C11依旧做到了外观、内饰、舒适度都朝着豪华的标准努力。比如直接标配激光雷达,比如前脸变成了更上档次也更耐看的蜂窝状格栅等等。追求性价比,也追求质价比,利用好技术、好产品来打出好口碑。
在焕新发布会上,朱江明用一支标题为《致每一个越来越好的你》的品牌片,分享了零跑C11的五个“车生瞬间”。在这条视频里,除了感受超越自我的坚定信念,我还看到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清醒——看得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更看得清楚自己还与挑战、风险相伴。
2021年,零跑也发过一个品牌宣传片,叫《致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你》。今时不同往日,当一切都行进在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时,一家公司还能保持理性克制,这很难得。
两支视频拆开看,是一个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商业弧光,合在一起,是一个新势力品牌的发展史。始终流淌其中的,是零跑造车十年的理念缩影。
4
换个角度看,零跑拿的也不是黑马逆袭的爽文剧本,而是一个全力以赴者漫长的“打怪”升级历程。
从决定造车开始,零跑只身走入的,就是一道孤寂的窄门。
这家公司的创始团队成员都是工程师,从公司成立起,他们就决定要走全域自研的路线,六大研发层面的核心高管没有换过一个人。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研倒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情,但绝大多数公司都只做部分自研,重心普遍放在智驾方面。零跑这条路难走,难在“全域”二字。
贝索斯说过,创新就是要做好被误解的准备。
有人落空,有人挨骂,还有大把的人被跑死在商业浪滩上。但那些九死一生者,往往塑造了未来,然而,创新也成为抵抗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
2018年,成立不到三年的零跑,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第一个,还是特斯拉。
十年时间,零跑已经实现整车成本65%的自研自造能力,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零部件垂直整合度最高的车企之一。就说各家都在卷的智驾这一块,零跑自研的凌芯01在2020年11月成功流片,首次在C11搭载,累计搭载已超过30万片。也因此,零跑成为了国内首个实现自研智驾芯片的新势力品牌。
过去这些年,零跑在研发投入方面从不吝啬。比如在决定行车品质的电驱动系统方面,这家公司已经投入了七八亿。
进窄门的人少,但一旦走进去,也就拥有了一片自己的广阔空间。
全域自研注定是一个难而正确的选择,但它在控制成本上也有难以超越的优势,这也是零跑能够最大程度让利消费者,实现科技普惠的关键。
出海是中国科技企业绕不开的命题,零跑目光所向亦是全球市场。2023年,stellantis集团入股零跑,2025年5月初,双方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目前,零跑已经实现国内全覆盖,海外辐射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超过24个国际市场,建立超过600家销售及服务网点。
在这个过程里,零跑不仅仅自证了造车实力,也一步步拥有了好车、豪车的成品定义权。
不过,零跑努力的一切都建立在用户体验上。纸巾盒的吸盘放置、雨伞的干湿分离储存室、蓝牙耳机专用放置孔、隐藏式手机支架等细节背后,是零跑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当一个人开出一个六边形战士,也就开到了一个隐藏款级别的体验,以及数不清的、具象化的“豪华”。
零跑的经营理念里,用户体验不只是需求的极致满足,还有双向奔赴的共创。
在全新C11预售阶段,零跑就通过收集用户真实反馈,组织多轮用户评审,一起讨论椅子怎么选、内饰质感怎么提升、细节配置怎么优化、开起来的感受要怎样。其中新增的“砂岩粽”,也是用户共创选出来的颜色,在这个基础上,零跑还做了质感和工艺的全面升级,比如搭配更具质感的木饰件。
朱江明说,“在共创过程中,用户就是我们最好的产品经理。他们的声音直接塑造了产品。现在,这种用户共创的机制,在零跑已经成了常态化的流程。我们会始终倾听用户的声音,并把它实实在在地转化成更好的产品。”
在风口或口号塑造网红的大时代,回归人本位的零跑稳妥得有些保守。在泼天的流量面前,这种日拱一卒式的成长故事似乎也没有那么性感。然而现实和成绩证明了,当每一步走得扎扎实实,技术和产品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穿越周期这场漫长的战役里,慢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快。
- 上一篇: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来了
- 下一篇:跳水连救人的英雄叫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