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被曝库存车当新车卖, 利用“0公里二手车”炮制虚假繁荣

  • 2025-07-22 04:36:49
  • 434

最近吉利合并极氪的消息受到了大量关注,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一操作有助于吉利和极氪的协同发展。不过与此同时,中国证券报一篇有关极氪库存车当新车卖、利用“0公里二手车”炮制虚假繁荣的报道如同一颗惊雷炸响,让整个行业大为震惊。那么极氪到底是如何操作的?背后又有什么隐情呢?

其实“0公里二手车”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此前曾经公开炮轰过这一现象。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今年5月以来,极氪通过直营门店体系将大量已经投保过户的库存车当做新车,以“限时优惠”等话术卖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引发大量投诉。

而且极氪并非只在一个地方这样做,中国证券报调查发现在贵州、重庆、广州等多地均有出现,大量消费者在准备提车时发现自己购买的“新车”竟然已经购买过交强险,甚至存在过户登记的记录,沦为不折不扣的二手车,但当车主前去极氪维权时,往往会遭到推诿或拒赔。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一位5月初订购2025款极氪001 WE版95kWh四驱版的车主表示,自己订车时销售人员展示的车辆生产日期为2025年2月,但实际提车时发现车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2月。最终这位车主维权10多天以后才成功换车。另一位车主6月订购了一辆2025款极氪007,车主称“从始至终,极氪方面一直在刻意隐瞒和歪曲车辆信息”,销售人员先是表示该车为出口未果没上过险的新车,后又改口免费赠送机动车交强险,以隐瞒上险事实。

更有广州的车主遇到了销售方为了让车主以为是极氪官方而伪造购车页面的情况,页面名为“限时购车平台”,汇款账户为“厦门欧行汽车有限公司”,并非极氪官方。在办理保险过程中,这位车主得知该车辆早在半年前的2024年12月就已经上过保险,保单显示为交强险过户。这位车主称,销售人员从头到尾没有告知过这一情况,而是用“数量有限一口价优惠”的话术进行掩盖。该车主称其所在的维权群已有80多人,曾向极氪官方致电投诉,得到的答复为“限时优惠车辆无异常”。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极氪产销量分别为22.5万辆和22.2万辆,产量比销量多出0.3万辆,从客观上来看,极氪存在消化“库存车”的需求。中国证券报称,极氪在去年出现过公司户销量异于往常的情况。去年12月,极氪销量达到2.92万辆,创下年内最高。

其中,深圳和厦门的销量分别达到4321辆和2767辆,分别环比增长377.5%和647.8%,而这两个城市12月的公司户销量分别为3724辆和2508辆,占比超过86%和90%。这样的销量走势明显存在异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李颜伟直言“这在汽车销售领域比较罕见”。巧合的是,此次投诉极氪把库存车当新车卖的城市当中就有这两个城市。

有合资车企销售负责人透露:“上述约7000辆车在厦门、深圳办完手续之后,不论是出口、卖给租赁或网约车公司,还是作为‘0公里二手车’卖给汽贸公司做业绩,都有可能。单从数据来看,去年12月极氪的公司户销量是大幅异于往常的”。

事实上,通过“0公里二手车”来营造虚高的销量数据,从而推高企业估值或者增强投资人信心的操作并非首次出现,已经停工停产的哪吒汽车就曾这样做过。在传出哪吒汽车IPO计划的2023年,哪吒汽车的公司户销量占比从2022年的8%一跃攀升至63%,远高于2023年国内乘用车交强险公司户占比11.3%。

有证券从业者表示,幸亏哪吒汽车IPO没有成功,否则即便上市也会被查出来,难逃制裁。如此来看,极氪匆忙退市或许另有隐情,协同吉利发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是为了规避审查,毕竟上市公司数据造假是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

有律师表示:“如果消费者是在被隐瞒或误导的状态下完成交易,这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支付的是全新车辆的市场价格,得到的却是已经登记过户、买过保险,法律范畴上的“二手车”。当消费者未来出售车辆时,残值必定受损,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消费欺诈。

不过极氪很快就不能这样玩了,《汽车纵横》报道称,针对“0公里二手车”问题,商务部已经召集行业机构和汽车企业召开闭门会议,明确要求“强化全流程监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工信部也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从源头阻断套利空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则计划推动建立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

吉利与极氪合并之后,极氪将完成私有化并退市,多家机构对吉利港股给出推荐评级。从商业上来说,吉利和极氪的这一波操作非常成功。但在繁华背后,又是谁在替极氪“负重前行”?是“0公里二手车”经销商?还是买到二手库存车的消费者?车企最大的财富从来不是生产线上的汽车,而是真金白银支持自己的消费者,得罪了支持自己的消费者,无异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