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股东拟减持千万股 | 口子窖发展遇瓶颈

  • 2025-07-24 16:32:32
  • 857

创新方能突破

作者|胜马财经马成

股价徘徊在历史低位,安徽口子窖的创始元老刘安省却选择在此时抛售千万股股票,低迷股价与股东减持形成鲜明对比。

7月20日,口子窖一则公告在市场掀起波澜。公司创始股东、原核心高管刘安省计划自8月12日起的三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7%。按当前33.83元的股价计算,这位72岁的创始人此次可套现约3.38亿元。在股价处于历史低位的敏感时刻,公司创始人的大幅减持计划向市场传递出令人不安的信号。

创始元老的撤退

刘安省的身份非同寻常,作为口子窖创始团队核心成员,他自1996年起历任口子集团总经理、董事长,2003年至2020年间长期担任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2020年退休后,他虽退出管理层,却仍是持股10.58%的第二大股东。

梳理其减持轨迹,一条清晰的撤退路线浮现:2018年公司上市时,刘安省持有7263.76万股(占股13.45%);2020年退休当年首次减持326万股;2024年9月再度减持650万股。

此次1000万股的减持规模已接近前两次总和,显示其退出步伐正在加速。更令人关注的是,刘安省当前持有的6347万股中,有3153万股处于质押状态,质押比例高达49.7%,接近五成。高比例质押叠加持续减持,折射出这位创始股东强烈的资金需求,也引发市场对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性的关注。

股权激励目标落空

股东减持背后,口子窖正面临经营挑战。7月20日的另一则公告揭示残酷现实:因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锁期(对应2024年)业绩未达标,公司将回购并注销188.05万股限制性股票。

该激励计划原定目标要求以2022年为基准,2024年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均需达到30%以上。然而实际表现远未达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15亿元,较2022年仅增长17.14%;归母净利润16.55亿元,增幅更是低至6.77%,远未达解锁条件。

股权激励目标的落空不仅反映了公司近年来发展面临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核心团队士气,作为绑定核心人才的长效机制,激励计划的终止可能影响公司未来人才稳定性和发展信心。

区域酒企生存困境

口子窖的困境是当前白酒行业分化的缩影,白酒行业已进入“强者恒强”的时代,头部酒企凭借品牌优势持续扩张,而区域性酒企则面临增长困境。

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品牌通过产品线下沉不断挤压区域酒企生存空间,在500元以下价位段,区域性品牌面临双重夹击,市场空间日益萎缩;徽酒内部格局变化同样令人担忧,2018年,口子窖营收还领先迎驾贡酒近8亿元,到2024年,迎驾贡酒反而领先口子窖十几个亿;与古井贡酒的差距更是急剧扩大,2018年古井贡酒体量约为口子窖的两倍,如今已是其营收的近4倍。

重建信心的艰难之路

面对创始股东减持和经营现状,口子窖亟需多维度战略调整,产品端急需创新、突破价格带困局,在200-500元次高端市场建立差异化优势;渠道端应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终端动销效率。投资者关系管理也需加强,在股东减持期间,公司应增强信息透明度,明确传达业务改善措施,避免市场信心进一步滑坡。

业内专家指出:“口子窖也在变革、在调整,有一定根基,基酒也多,酿酒规模不小。长期发展的根本还是要看企业的创新和产品空间的突破。”这一评价既承认公司优势,也点明重建市场信心的根本。

刘安省套现的资金去向尚不明确,但资本市场已用脚投票:在减持消息公布后的几个交易日,口子窖股价仍在低位徘徊,相较于其他酒企近期来的反弹走势呈现疲态。区域酒企的生存空间在当下白酒行业越发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日益收窄,这家曾以“兼香型白酒代表”自居的企业,若想在未来寻求更大的发展,必须在变革阵痛中寻找新的定位。